野柳地質公園:女王頭的故鄉,探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

★★★
野柳地質公園:女王頭的故鄉,探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

新北市 萬里區

觀光景點

野柳地質公園:大自然的雕塑藝廊

野柳地質公園,位於台灣新北市萬里區,是一個突出於海面的岬角,是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的一部分。它以其獨特且豐富的海蝕、風化地質景觀而聞名國際。而這個狹長岬角,全長約 1.7 公里,寬約 250 公尺,地層主要由中新世野柳群大寮層的厚層砂岩構成,距今約一千萬至兩千五百萬年前生成。

在荷蘭人17世紀繪製的大台北古地圖中,野柳被標示為「Punto Diablos(魔鬼岬)」,傳說因當時航行的西班牙人見岬角形似怪獸頭而得名。

而大約 600 萬年前,因蓬萊造山運動導致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,使原本的海底地層被推擠隆起,形成單面山地形。長期風化與侵蝕作用造成多樣奇岩,如蕈狀岩、燭台石、壺穴、豆腐岩等,形成獨特「海蝕地貌」。由於岩石顏色與層理變化明顯,野柳被譽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之一,是「天然的地質博物館」。

野柳人文發源自平埔族「Vasai」族(音譯瑪鋉),後發展為知名的漁村文化。居民以棒受網、一支釣及延繩釣為主,創造出全台聞名的「萬里蟹」品牌。當地宗教信仰深厚,保安宮的開漳聖王信仰延續兩百年,並發展出具有島嶼性格的海祭文化。野柳的名字由來有多種說法,一種說法是平埔族語「野老」的音譯,另一說是因地形酷似鴨子的嘴而得名「野柳」。

在早期,野柳是漁民賴以維生的漁場,也是軍事要地。隨著觀光業的發展,野柳逐漸轉型為觀光景點,並於1990年正式成立地質公園,致力於地質景觀的保護和推廣。

野柳流傳許多與信仰、勇氣有關的故事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林添禎捨身救人的故事,在民國53年(1964年) 漁夫林添禎為搶救失足落海的香港籍僑生,不幸一同被大海吞噬。政府為紀念其英勇事蹟,在事發地點豎立了紀念碑和塑像,成為一段義勇漁夫的故事。

而最有名的明星地標即是屬於蕈狀岩 (Mushroom Rocks)的「女王頭」在民國51-52年(1962-1963年) 間因結核上的節理斷裂,形狀改變,因外形貌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的頭像而得名,從此一舉成名,讓野柳成為國際觀光景點。而女王頭因長年風化,頸部越來越細,雖然目前園區傾向順應自然,但也持續進行學術研究監測與補強計畫。

當然除了奇特的地質景觀外,也還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。海岸邊生長著各種耐鹽植物,如林投、馬鞍藤等。在岩石縫隙間,可以發現許多小螃蟹、海螺等生物。每年春秋兩季,還有大量的候鳥過境野柳,是賞鳥的好去處。這個充滿驚奇與美麗的地方,無論是地質愛好者、攝影愛好者,還是想要親近大自然的遊客,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。來野柳,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欣賞獨一無二的海蝕奇景吧!

野柳地質公園

地址:新北市萬里區野柳里港東路167-1號

營業時間:全年為08:00–17:00(最晚售票與入園時間為17:00);夏季(2025年6月1日至8月31日)延長為08:00–18:00。

門票資訊:

全票:新台幣120元(一般遊客)

優待票:新台幣60元(持證優待,包括孩童、學生、65歲以上長者等)

團體票:新台幣96元(30人以上,一般遊客)

學生團體票:新台幣48元

免費:年齡未滿6歲兒童。另外特定條件請至相關網站查詢

Published in 2025